大文学 - 历史小说 -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在线阅读 - 第0453章 骑虎难下的朱允炆

第0453章 骑虎难下的朱允炆

    齐泰等人发现了异常!

    抛进去的犯人居然都在惨叫,一声接一声,连绵不断!

    难道是他们把几天来堆在地上的草料全部挪走了?

    这些犯人硬生生地从空中摔到了地上?!

    上当了!

    突然,科技院内亮起了火把。

    火把足足有几百个!

    几百个火把同时亮起来,把现场的情况照得一清二楚!

    抛进去的犯人都在马料堆上!

    马料堆并没有挪走!

    解缙惊呼道:“他们,他们插了竹尖!”

    仔细一看,果真如此!

    抛进去的犯人们几乎都被毛竹给扎透了!

    朱允炆看到此已经明白了,行动失败!

    看来,科技院的人早有准备!

    解缙出的主意,环环相扣,科技院里的人不可能看得出来!

    问题出在哪里?

    是不是有人向科技院通风报信?

    到底是谁?

    “蒋瓛,查,给我查!”朱允炆气得一把推开了刘洪,朝山下走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站在抛石机旁边的李景隆正等着院内的好消息,哪知道却听到了一阵惨呼。

    惨呼,异口同声!

    突然,院内火光亮起来!

    天呐,这是怎么回事!

    不一会儿,院内的火光更亮了,如同白昼!

    又响起了哔哔剥剥的声音。

    接着,飘出了一股焦糊味!是烧肉!是烤人肉!

    李景隆连忙爬上前几天制作好的楼架,一看,差点儿晕过去!

    抛进去的所有犯人都被竹竿扎透!

    科技院里的人点着了草料堆!

    一百名犯人不仅死了,还要被焚烧!

    这么严密的计划,居然没有成功!

    到底怎么回事?李景隆蒙圈了,差一点从楼架跌下,幸好有人跟着他,才不致于发生惨祸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大明科技院内,几乎所有人都十分吃惊地看着沐瑶。

    天呐,沐瑶真的是太神了!

    沐瑶居然判断朝廷一定会往这里抛人或抛尸!

    于是让人削尖了毛竹,在草料堆上插得满满的。

    第六天晚上,李景隆抛进来的还是草料,反而让毛竹插得更加牢固。

    哪知道今天晚上,李景隆抛进来的居然是大活人!

    虽说是裹着被子,但都不厚,更何况他们从空中落下来,冲击力极大。

    因此,竹尖很轻松就穿透了他们!

    沐英知道,这不是沐瑶的功劳。

    沐瑶告诉他,这是吴王朱允熥提醒她的。

    朱允熥告诉沐瑶一件事,就是胡人在达坂城外,利用狂风,朝城中抛进了病尸,试图害死城中的明军。

    也因为这件事,朱允熥开始揣摩李景隆抛草料的意图。

    最后,朱允熥判断李景隆很可能会抛进人!

    这些人很可能就是那些本就该死的人。

    就算是人员碰倒了陛下的牌位,朱允炆完全可以杀死这些人。

    没想到,还真让朱允熥猜到了!

    抛进来的人,脸上都有刺字。

    为防止这些人带着毒被抛入,沐瑶按吴王的建议,准备好了火把,将他们焚烧,不留任何后患,消除一切隐患。

    沐英看着熊熊燃烧的马料堆,心放下了。

    朝廷军队使出了这一招,可谓是黔驴技穷了。

    如此隐蔽的一招都被吴王给破解了,李景隆还能有什么招呢?

    但是沐英却生出另一种担心:镇守在云南的二子沐晟会不会起兵造反?

    要是沐晟起兵造反,朱允炆可能会派出兵力对付他。

    这样,燕王就达到了他的目的。

    而沐晟很有可能朝廷军队击败。

    沐家被列为朝廷重犯、藏身的科技院正被围困的消息,一定正在传向云南。

    沐晟啊,千万不要冲动,最好是按兵不动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整个应天府都轰动了。

    一个重磅消息传出:朝廷居然往科技院里抛死刑犯。

    没料到科技院的人早已洞悉,并提前为这些人准备好了坟场,并马上进行了火葬。

    朝廷军队蓄谋已久的行动,又一次宣告失败。

    “我怎么感觉着李景隆不是好人呢?”

    “嘘,别大声,可别让朝廷听见了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,先皇都说了,锦衣卫只抓贪官,光抓坏人,不抓咱们平头百姓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觉得咱大明科技院都是好人呢。”

    “看看大明科技院的神器,要是去北边打胡人,到东边打窝寇,多带劲啊。”

    “对呀,有大明科技院的神器,今后还怕啥胡人?”

    “朝廷要灭了大明科技院,咱咋就想不通呢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大明科技院这么好,朝廷咋就不珍惜,非得把人家给抓住杀了?”

    “大明科技院是先皇搞的,新皇这是要反着来呢。”

    京城里处处都有各种版本的传说和流言。

    锦衣卫将这些都告诉了朱允炆。

    朱允炆被气得七窍生烟却毫无办法。

    攻,还是不攻?

    围,还是不围?

    撤,还是不撤?

    朱允炆有一种骑虎难下的憋闷感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西域,乌孙城。

    朱允熥坐在最好的院子里,与木扎儿聊天。

    徐怀锦和朱元璋都在各自房间中,观察着院中的动静。

    “木扎儿,来到此地,我就想起了解忧公主。”

    朱允熥缓缓开了口:西出葱岭,不见长安月,千里黄沙。

    无端风雪,瘦尽漠上残花。

    去年闺阁,今犹在、梦还离家。

    东归雁、年年长见,空传故园乡音。

    胡笳声声忧郁,偏唤天涯客,半生年华。

    付与乌孙繁荣,西沙似画。

    青春一饷,却无怨、暮雪白头。

    长思忆、汉家儿女,染红塞外烟霞。

    木扎儿作为乌孙部族最喜欢汉文化的人,自然听得出,吴王这是以解忧公主为题,作的一首《汉宫秋》。

    木扎儿过去听说,吴王朱允熥是一个文不成、武不就的白痴皇孙。

    哪知道,这个消息,错得太过离谱。

    就武力来讲,自己远远不如。

    就智谋来讲,自己甘拜下风。

    就文才来讲,仅仅这一首词,就足以傲视。

    自己,曾经是乌孙人的骄傲,不管哪一个方面,都做到了极致。

    哪知道,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。

    遇到了吴王,他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。

    吴王根本不是人外有人,因为吴王不是人,是神!

    听城中的大明军士说,吴王就是天神,他信了。

    只有天神二字,才配得上吴王的智勇绝绝、惊才艳艳。

    只有天神二字,才能够解释吴王的种种神奇和神秘。

    经过了两天的庆祝,乌孙族人与大明军士已经打成了一片。

    今天,吴王与自己单独聊天,恐怕不只是回顾一下汉朝以来的乌孙人与汉人合作的历史。

    木扎儿感到,今天的这次聊天,将决定着自己和乌孙人的未来。

    “吴王,再次感谢您的及时解救。对于我和我的乌孙,吴王有何安排?”

    朱允熥道:“木扎儿,有没有听说过窝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