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 - 都市小说 - 重生农门俏绣娘在线阅读 - 第67章 不能坐以待毙

第67章 不能坐以待毙

    中秋节过后,沈秀再回城里时,便把如意绣坊的事告诉给了刘掌柜和蕙娘。

    刘掌柜道:“这个如意绣坊真不是东西,眼见你得了县令夫人的青睐,便想着来挖墙脚了。东家,我们这次可不能坐以待毙。”

    蕙娘点点头:“刘叔你说得没错,我们若是不做点什么,只怕如意绣坊真当我们是好欺负的。”

    沈秀开口道:“看来东家和刘掌柜是有主意了。”

    刘掌柜道:“老这么被动挨打也不是办法,所以这几日我们商量了一个对策。不过这还需要沈娘子你的帮忙。”

    沈秀问道:“要我做什么?”

    刘掌柜道:“三个绣娘如今已经完全掌握了戳纱绣的技法。我和东家准备让她们精心绣制一幅纱帐,然后由沈娘子你献给县令夫人。”

    “我明白两位的意思了。”沈秀道,“若这纱帐能得县令夫人青睐,那我们绣庄的戳纱绣就可以彻底打响名气了。”

    李妙儿成亲的时候,这戳纱绣也曾经大大地出过风头,只不过还没在县城打响名气,如意绣坊就横插了一脚。

    刘掌柜和蕙娘一直都咽不下这口气,如今沈秀攀上了县令夫人这条路子,两人便想到了这个主意。

    “这个主意好是好。”沈秀想了想道,“不过要想这纱帐能得县令夫人的青睐,那就得在花样上下点功夫。”

    蕙娘道:“我已经选了几个花样,有虫草图,有玉堂富贵,有海屋添筹。”

    沈秀摇摇头:“东家,若想打动县令夫人,这几个花样是万万不行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依你说,应该选什么花样?”

    沈秀道:“如果依我的话,最好在纱帐上绣百子千孙图。只是百子千孙在纱帐上不是那么好绣的,这一来就要花费一个月时间。”

    一个月时间太久了,蕙娘和刘掌柜都觉得在这一个月里,如意绣坊那边说不定又会憋出什么大招。

    沈秀沉吟道:“我也知道百子千孙图花费时间太长,若是赶时间的话,可以把它换成富贵多子图。”

    富贵多子图就是牡丹石榴图,牡丹寓意富贵,石榴寓意多子。

    蕙娘问道:“你一定要绣多子图,莫不是有什么讲究?”

    沈秀笑而不答:“东家只管按着我说的去做,这其中的原因我不好多说的。”

    蕙娘识趣地没有再问,知道她既然这么说,那就有一定的道理。

    “那就依你的,绣这牡丹石榴图。”

    东家发话了,三个绣娘便开始绣制这牡丹石榴图的纱帐。

    沈秀没有帮忙绣这牡丹石榴图的纱帐,而是开始动手绣制一幅花鸟四条屏。

    如意绣坊有朱绣娘那样的强劲对手,沈秀不敢轻敌。

    上一次交手,沈秀凭着垫绣和仿真绣勉强与朱绣娘打了个平手,可那架芝仙拱寿的绣屏到底不是她亲手绣制,虽然可以在外行人面前蒙混过关,可是内行人一看便知高低。

    沈秀不想下次交手的时候,被这朱绣娘比下去,便准备精心绣制一幅绣品,不求能把她比下去,只要不落下风就行。

    她这里刚刚绣了个开头,陆雨涵派了个丫鬟过来请她。

    沈秀只好放下手头的活计,又与刘掌柜说了一声,便跟着丫鬟去了陆家。

    陆雨涵的房内,李妙儿也在,她一看见沈秀便打趣道:“你现在可真是大忙人了,我听说连县令夫人都很欣赏你的绣技。”

    “李姑奶奶这番夸奖,我可不敢当。”沈秀笑了笑道。

    李妙儿既然已经嫁人,就不能再称姑娘了,沈秀便换了个称呼。

    “姑奶奶是什么时候回来的,要在这住几天?”

    李妙儿笑道:“本来过两天就要走的,哪知道她闹脾气,我只好陪她多待几天。”

    沈秀看了陆雨涵一眼,“七姑娘闹什么脾气呢?”

    李妙儿朝她挤挤眼道:“你还不知道吧,表妹她已经定亲了?”

    “定亲,这么快?”沈秀有些惊讶道。

    陆雨涵低着头不说话,只把玩着手里的一方帕子。

    有那么一会儿,沈秀觉得大家闺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起码婚事就不由自己做主。

    她低声询问李妙儿,“对方是什么人家啊?”

    李妙儿道:“听说是个殷实人家,男方还是书院的学子,人挺上进的。”

    书院的学子,人也上进,这点倒是符合陆雨涵的要求。

    不过沈秀知道陆雨涵的心事,只怕男方再上进,她心里还是忘不了那个心上人。

    果然陆雨涵很快找了个由头,把李妙儿支了开去,拉着沈秀的手问道:“阿秀,你说我该怎么办啊?”

    沈秀道:“如今你已定了亲,那就更该把那人忘掉了。”

    陆雨涵复杂道:“其实有件事,你还不知道。这次和我定亲的人,先前我们俩见过一面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见过?”沈秀看见陆雨涵脸上的扭怩之色,不禁问道:“难不成他一眼就相中了你,然后回去就找人提亲了?”

    陆雨涵羞涩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沈秀看她的神情,并非对那人无意,便拍手道:“这是好事啊!”

    陆雨涵刚露出一个笑容,继而又叹气道:“可我心里还未真正忘掉那个人啊!”

    她不好意思告诉沈秀的是,其实她好像同时喜欢上了两人,既忘不掉卫宴,也对袁子文有些好感。

    沈秀当然不知道她的少女心事,只劝解道:“等你成亲以后就好了,那时候你与夫君朝夕相处,慢慢就会忘掉心底的那个人了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吗?”陆雨涵有些发愁地问道。

    沈秀道:“真的,你要相信我。女子一旦成亲,心里眼里便会只有丈夫了。等到有了孩儿,那便心里只有孩儿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才多大,怎么知道这么多?”陆雨涵听沈秀这么说,心里果然好受一些,便多问了这么一句。

    沈秀老脸一红,“我年纪是不大,可听人说得多了,也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正说得热闹,李妙儿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说什么呢,这么热闹?”

    陆雨涵忙岔开话题道:“没什么,我出去一下,你们先聊。”

    她怕李妙儿追问,忙找了个借口溜了出去。

    李妙儿等陆雨涵走后,便笑了笑:“没想到你们两个倒挺投缘。”

    沈秀笑了笑,继而说起了另外的事,“有件事我一直想求姑奶奶帮忙,今日难得碰到姑奶奶,我就大胆开口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要我帮什么忙,只管说就是。”李妙儿直爽地说道。

    沈秀道:“我记得姑奶奶上次从江南回来,给七姑娘捎了一盒绢花。”

    “哦,你说这个。”李妙儿道,“莫不是你也想让我帮忙捎些绢花回来?”

    沈秀摇头道:“我不要绢花,我想要姑奶奶帮我捎些绣品,最好是江南时兴的花样,苏绣和湘绣都可以。当然湘绣最好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李妙儿笑道: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。只是你绣技这么好,难道还需要借鉴别人的绣品吗?”

    沈秀道:“学无止境,而且我的绣技并没有那么好,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。”

    上次她从徐嫂子那里得到的帕子,给了她一个灵感。湘绣传承到现代的时候,流失了很多旧的技法,可也有很多新技法是后世人自创的,就比如仿真绣和乱真绣。

    她大可以将这些曾经流失的技法找回来,然后再与后世的技法相结合,创出一个新的湘绣流派。

    所以她才央求李妙儿帮她多带些江南的绣品回来,只有博采众长,她才能创立出新的湘绣流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