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 - 都市小说 - 重生农门俏绣娘在线阅读 - 第139章 眼高于顶

第139章 眼高于顶

    天公作美,陶子谦举办芍药花宴那天是个大晴天。

    别院里种的芍药开得正好,从月台上望过去,只见粉的粉,红的红,一片姹紫嫣红景象。

    卫宴与袁子文到得很早,因为时间充裕,两人还在月台上欣赏了一下底下的芍药。

    袁子文望着这种满芍药的别院,感叹道:“听说陶家是府城有一有二的世家。原来我还不信,看到这别院,我才有几分相信。这别院还不是陶家居住的正宅,就布置得这么精致。想来那正宅一定更轩敞大气。”

    他说到这里,看向无动于衷的卫宴,便问道:“卫兄,你看到这别院,有何感想?”

    卫宴只是淡淡一笑:“我没什么感想,只是觉得眼前这些芍药倒是可以入画。”

    他说的是实话,当看到眼前的美景时,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,要是沈秀在就好了。

    她可以把眼前这幅美景画下来,然后做成刺绣的花样子。

    袁子文有些不信,只是也没再问下去。

    两人从月台上下来,便看到了迎客的陶子谦。

    陶子谦看到他们二人,便笑着迎了上来,“今日天气不错,我把宴客的地方安排在了春雨轩,既可以赏花,也可以临春风饮美酒。”

    听他这么一说,袁子文顿时多了几分向往之意,“那我们今日可要不醉不归。”

    陶子谦又与他们说笑几句,便先命丫鬟带他们去春雨轩。

    两人到春雨轩时,轩中已坐了好几个人。其中有一人是陶子谦的堂弟陶子卿,一脸的傲慢之意,正在同其他几个人谈论这次的府试。

    “教我的先生说了,若是不出意外的话,这次府试的案首非我莫属。”陶子谦颇为傲慢的说道。

    其他几个人碍于他的家世,纷纷应是。

    袁子文看不过去,低声与卫宴道:“说得他家先生很厉害似的,连府试的案首是谁都能知道。”

    卫宴微微摇了摇头,轻声道:“这话还是不要再说了。今日我们怎么说也是在别人家做客,还是少说是非的好。”

    袁子文只是觉得这陶子卿太狂,才说了这么一句,听到卫宴这么一说,便低声道:“我也只是同你说说而已。”

    两人说话之时,又有两个客人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陶子谦邀请的多是府城的读书人,这些人差不多都认识,很快都凑到了一起,倒让袁子文和卫宴两人落了单。

    卫宴本来不喜人多,这样一来,刚好如了他的意,品着丫鬟们送来的热茶,欣赏着外面的芍药,一副不为外界所扰的样子。

    袁子文也不是坐不住的人,学着卫宴的样子,边喝茶边欣赏美景。

    陶子卿起先还没注意到他们,直到陶子谦过来,先与卫宴和袁子文打了声招呼,然后又向其他人介绍了两人。

    “这两位是从槐安县来参加府试的。”陶子谦还特地对陶子卿说了一句,“子卿,卫兄和袁兄都是有才学之人,你们可以多交流一下。”

    陶子卿一向眼高于顶,压根没将卫宴和袁子文放在眼里,只是轻轻嗯了一声。

    陶子谦还不知道堂弟的想法,只是当着人不好让堂弟下不来台,便没有说什么。

    后面陶子谦找到机会,便对陶子卿道:“我知道你一向自持才高,可是也该知道分寸。我看人的目光一向很准,卫兄和袁兄并不是那等凡夫俗子。尤其是卫兄,将来前程不可限量。”

    陶子卿很不服气这话,只是陶家规矩很严,做哥哥的如果要教训弟弟,那么弟弟只能虚心受教。

    可是陶子卿终归有些不服气,等宴会举行到一半,他便提出以芍药为题赋诗一首。

    陶子谦本就有此意,当下附和道:“子卿这主意好,以芍药为题,正好应景。”

    “堂兄且听我说完。”陶子卿道:“在座的都是才高八斗,只做一首诗哪能彰显各位的才学。我倒是有个主意,我们不如玩击鼓传花。花传到谁手里,谁就做一首芍药诗。若是做不出来,便得罚酒三杯。”

    这个主意不错,大家纷纷附和。

    只有卫宴不动声色地看了眼陶子卿,他总觉得对方说击鼓传花时,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卫宴不认为这是种错觉,他心里有了种猜想,也许陶子卿提出击鼓传花,要为难的也许是自己。

    他的预感一点也没错。

    陶子谦很快选了个丫鬟击鼓,又亲自从花圃里挑选了一枝开得正好的芍药。

    芍药在众人手里传递起来,当丫鬟击鼓的动作停下时,那枝芍药刚好传到了卫宴手里。

    卫宴什么也没说,只是看了眼外面的芍药,便就着现成的文房四宝写了首芍药诗。

    他写的诗并不算出彩,只能称得上中规中矩。

    陶子谦没说什么,陶子卿却在心里冷哼一声,觉得卫宴的才学不过尔尔。

    鼓声很快再响起来,这一次当鼓声停下来的时候,芍药花又是传到了卫宴手里。

    众人都觉得这是凑巧,唯独袁子文和陶子谦觉出了一丝不对。

    卫宴脸上一片平静,等丫鬟们研好墨后,他仍是一挥而就,写了首普通的芍药诗。

    陶子谦看过以后,不着痕迹地看了陶子卿一眼,眼里的意思很简单,让他适可而止。

    可是陶子卿哪是轻易罢手的人。

    于是第三轮鼓声停下时,卫宴毫不意外地又把芍药拿在了手上。

    这次就连其他人都觉出不对了。

    毕竟哪有这么巧,一次两次三次都被他一人撞上。

    陶子谦忍不住瞪了一眼堂弟,开口道:“这局不算,重来吧!”

    他本意是想揭过此事,可是卫宴却淡淡笑道:“花既然停在了我的手上,按规矩便该由我来赋诗一首。子谦兄不用因为我是客人,就格外优待于我。”

    陶子谦想说什么,可是卫宴不由分说打断了,“不管是为什么,总之这花停在了我的手上,就该由我来写一首芍药诗。”

    卫宴的神情并未有多大变化,语气也很是平静,可是了解他的袁子文却知道,这样子犯犟的卫宴才可怕。

    他认识卫宴这么长时间,对方从未发过脾气,可是有时候袁子文宁愿看到他发脾气,也不愿意看到他犯犟。

    因为卫宴一旦犯犟,八匹马都拉不回来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朝陶子谦摇了摇头,示意对方就由着卫宴去吧。

    陶子谦没想到卫宴看似脾气很好,没想到在这件事上却如此坚持。

    他也只好无奈地点点头,看着卫宴又是一挥而就写了首芍药诗。

    这首芍药诗与前两首一样,一样的不出彩,一样的中规中矩。

    这下子连神经大条的陶子卿也看出来了,卫宴这分明是故意为之。他明明能写出更出彩的芍药诗,却偏偏以普通的芍药诗应付了事。

    他是少年心性,看到卫宴如此不服输,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,直接道:“卫兄一连做了三首芍药诗,真可谓是才思敏捷。在下不才,想与卫兄比一比。”

    “你想比什么?”卫宴的声音不高也不低,仍是平静地看向陶子卿。

    陶子卿就算再不服气卫宴,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的涵养。要是他被别人这么刁难,肯定没有这么沉不住气。

    不过佩服归佩服,陶子卿仍是想与卫宴比试一场。

    “我们也别玩什么击鼓传花了。这样,以一炷香时间为限,我们两个谁写的诗多,谁就获胜。”

    卫宴神情平静:“既然陶公子有兴趣,卫某自然奉陪。不过一炷香时间太短,不如改为一个时辰。”

    一个时辰,陶子卿狠狠吃了一惊,他没听错吧。

    卫宴的脸上却含了一抹微笑,“陶公子不会知难而退吧?”

    陶子卿当然不会,他这么爱面子的人,哪会退缩。

    一个时辰的时间虽长,可是以他的才学,做个百十来首诗,应该不成问题。

    “好,一个时辰就一个时辰。”

    卫宴轻轻笑了,这笑落在陶子卿眼里,分外意味深长。

    陶子卿有了些不好的预感,不过他很快就把这丝预感抛到了脑后,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!

    只有袁子文看着陶子卿自负的样子,忍不住摇了摇头,敢与卫宴比作诗,陶子卿待会儿一定会输得很难看。

    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