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 - 都市小说 - 我全家都穿越了在线阅读 - 第6章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

第6章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

    赵景月一听才五钱,想到刚刚老板说的翡翠成色不错,要知道一只成色较好的翡翠耳环能在现代卖到上千上万,在这怎么五钱就想打发了。

    赵景月指了指耳环,说道:“老板,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翡翠。”

    老板有些诧异的看着赵景月。

    心想着,旁边站着个大人,怎么会轮到这么个小娃来砍价,更奇怪的是这妇人还并未出言制止。

    “这只是一对耳环,正是因为上面镶的是翡翠才能给到这个价格,更何况你们是活当。”

    赵景月咬了咬牙,说:“一两!”

    “六钱。”

    “一两!”赵景月看向老板的眼神满是坚定。

    老板再次打量了一下柜台前的两人,看着她们的穿着打扮,估摸着二人大抵确实是家里困难,不得不出来当首饰。

    若是活当时间到了无法将东西赎回,这对耳环稍微打磨一下,转手卖出去也能赚不少的钱。

    他思虑再三,便说:“这样,八钱,成就成,不成你们就换一家。”

    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,想着到时候还要赎回来,这时候越贵,赎金也越贵。

    现在应该能勉强过活一段日子,回去再慢慢琢磨吧。

    赵景月点头。

    老板见两人不再纠缠,松了口气,走到一旁,抬起笔开始写票据。

    “九出十三归,三个月的期限来赎回。”

    孙英将当票叠好,又将其与七钱银子和二十文散钱一起装进荷包里收了起来。

    两人走出当铺,赵景月抬头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成善当铺。

    又环顾了一下四周,记下了当铺的位置。

    回过神想起了刚刚那条吃食街。

    “快!去买吃的了!”赵景月拉着孙英就跑。

    正值晌午,孙英也感觉到饿了。

    两人先是走到了馄饨摊,各要了一碗馄饨,便坐在了小摊旁等待。

    闻着香气四溢的馄饨,赵景月口中开始控制不住的分泌唾沫。

    当下也顾不上烫嘴了,随意吹两下就塞进嘴里。

    “啊!烫!”

    “慢点吃!”孙英白了她一眼。

    “呜呜,香,香死了。”根本停不下来。

    肚里终于有点货了,赵景月也有心思边吃边观察整条街了。

    不远处有个卖包子馒头的蒸笼,一开盖就热气腾腾。

    赵景月看着老板从蒸笼里拿出了三个胖馒头,再用荷叶包好递给客人。

    赵景月忍不住砸吧了下嘴。

    孙英转头,顺着赵景月的视线看过去。

    “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?”

    赵景月“嘿嘿”一声低头塞了口馄饨。

    馋是其次,最主要的是,赵景月在观察这条街的情况。

    这条吃食街很长,一眼还看不到头,不仅仅有店面里卖的,还有挑着担子叫卖的,卖的吃食也各不一样。这里中间的人最多最热闹,越往两边走人越少。

    看这个样子应该是每天都会有人来抢摊位,估计越好的地方他们不仅是因为来得早能占到位置,可能背后还有人撑腰,这才不至于遭到别人嫉妒而被下黑手。

    赵景月现在能想到的赚钱的方法便是卖吃食,虽然现在还没有想到卖什么,但是等会吃完了可以再去逛逛,看看这条街上叫卖的都是些什么,哪里还有空位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一碗馄饨就吃完了,赵景月喝了最后一口汤顺了顺后说道:“咱买点包子馒头回去吧?我爸在家没吃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爹。”

    “哦,我爹,他没吃的。”赵景月改口。

    孙英点了点头,刚刚也在想赵年才一个人在家能吃些什么。

    两人结了帐后直奔包子铺前。

    “老板,怎么卖的啊?”孙英开口。

    老板正准备帮别人装包子,掀开盖子的瞬间,香味扑鼻而来,雾气慢慢散开后,终于得以见到一个个并列排着的整整齐齐的包子。

    这包子不像现代白白胖胖的,颜色偏黄,但看上去倒也松软。

    “馒头两文钱三个,菜包一文钱一个,肉包两文钱一个。”

    “多买点吧,晚上也得吃。”赵景月才刚吃完又觉得馋了。

    最后和老板商量了一下,买了九个馒头送一个外加十个菜包,十个肉包。

    两人提着这些,揣着剩余的钱准备再逛逛,看有什么方便拿的东西顺路带回去。

    路过杂货铺,赵景月想起了早上那碗毫无味道的粥。

    “买点调料吧。”

    趁着孙英买调料的功夫,赵景月观察起了杂货铺内摆放的物品。

    除了常见的油盐糖之外,她还在角落里发现了干辣椒。

    果然这个朝代已经有人吃辣椒了。

    她指着干辣椒问杂货铺的老板:“这个怎么卖?”

    “五十文一两。”

    这个价格比肉都贵,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。

    “这么贵?”

    老板势利眼的扫视了一下赵景月,回答:“物以稀为贵。”

    既然吃的人少,那说明用辣椒做菜做火锅底料都是商机。

    这边母女俩继续逛着街,却苦了家里的赵年才。

    赵年才背着柴回来,还没进院就开始喊:“她娘!娃啊!”

    半晌没人回应。

    又喊了一声:“娃她娘!”

    赵年才将木柴堆在了劈柴的地方,回到几个屋内开始寻人。

    寻人无果,赵年才皱着眉头,叉腰站在屋门口,正担心着娘俩会不会穿回去了,就瞥见了狼藉的院内有一片干净的地方,那块地上用树杈写着几个字。

    赵年才走近一看,是“去镇上换钱”五个大字。

    随即抱怨道:“怎么出门也不带我!”

    赵年才看着满院散落着的破烂残骸,杂乱不堪,无奈的摇了摇头,开始动手清理。

    清理垃圾的时候,脑子一遍一遍的过着昨天的记忆,赵年才想到原身出手狠绝,不留情面的打人场景,倍觉愤恨。

    真是混账啊!

    赵年才一直忙碌着,收拾屋子、劈柴、修门,干完这些已经晌午过了,看样子母女俩是赶不回来吃午饭了。

    赵年才坐在劈柴的墩子上,早上那点清汤寡水的根本不顶饿。

    这会饿的人心慌。

    家里只有柱子送来的吃的,中午只得再煮一点将就将就了。

   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