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 - 都市小说 - 我全家都穿越了在线阅读 - 第256章 种桃树计划

第256章 种桃树计划

    赵景月此话一出,孙老汉背着的手抬起,指着村里画了一个圈:“村里到处都是,你种那玩意干啥?”

    反正现在是什么食材到了赵景月手上都是两个字:“卖钱!”

    “这能卖啥钱?那结的桃不好吃。”虽说孙老汉知道这丫头想法稀奇,总能折腾出新鲜玩意,可那桃子他也吃过,确实不好吃,干涩又不甜。

    赵景月淡然一笑,料到了孙老汉会这么说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,所以我给您运来树种,您帮我种。”

    孙老太见两人聊得欢,便回身先去收拾碗盘。

    “你到哪儿整桃树种啊?”

    “我找的出海的商户,他们帮我从外面运回来。”这句话是赵景月胡诌的。

    哪里有什么商户,她是打算在商城里买树种。

    现在外面的桃树可能都如桃花村这般,只有商城里的才是改良过的树种。

    孙老汉想了下,还是觉得不靠谱:“种个桃树得三年才能结果呢,这多耽误时间啊!有这功夫你不早就整出来其他的了。”

    “外公你这么想啊,咱桃花村是不是本来就到处都是桃树,咋这不是顺便种些嘛!”

    赵景月自然也是想种其他的,但是没地方不说,也没这么多会种植的人。

    桃树就不一样了,桃花村遍地都是,孙老汉肯定是知道怎么种植的。

    而且一颗桃树,能做桃花撞奶,桃花酥,桃汁,桃子罐头等等,一举多得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种桃树不会在村里显得突兀,若是种了别的果树,到时候结了果子,说不准会遭到旁人的惦记。

    大人都还好说,骂两句可能就不会惦记了,毕竟都是同一个村里的,抬头不见低头见,多少都是要面子的。

    但是小孩子就控制不住了,一看到果树上结了果子,即便不是自己家的,也会去偷摸摘来尝尝。

    但是这村里的小孩估计都尝过其他桃子了,定然知道那玩意不好吃,便不会偷摸去摘。

    虽说时间是有些久,但是果树不都这么的嘛!培育时间长,不像是辣椒,三四个月就能成熟采摘。

    三年而已,赵景月等得起。

    “外公!您辛苦了,帮帮忙咯!”赵景月掏出五十两银子。

    “这是干啥!”孙老汉没敢接。

    这猛地拿出来一大锭银子,多吓人啊!

    “外公,您出力,我出钱,应该的,这叫前期投入成本,后期咱这桃树挣的银子,咱俩也平分!”

    又是这套说辞。

    不过话虽老套,但是管用。

    如今这个家里还有谁不知道赵景月能挣钱?随便一个点子就能招来不少的客人,店里生意那是极好。

    若是赵景月知道孙老汉在这么想,她定会连连摆手。

    如今这个家里,她是挣钱最慢的那个了。

    老娘随随便便日赚一千八百两,老爹得个赏赐就是百两黄金,对比她那店铺可怜的营业额。

    哎呀,果真是人比人,气死人。

    孙老汉细想了一下,要说种也行,反正他们家里人多,看护也有人,只是就怕这桃树到时候种出来的果子也不好吃,就白忙活了。

    既然赵景月都提出来以后挣的钱平分了,孙老汉也抵不过金钱的诱惑,点头应了。

    “那就辛苦外公啦!等会回去我便让人将树种送来!”

    孙老汉没想到这丫头这么着急:“诶诶!慢着点,过两日再送来,总得去选个合适的地方种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那也成!”

    事情就这么商量妥了。

    赵景月也不多耽搁了,便要和上官瑞泽回去。

    孙老太本来在灶房里洗碗的,一听他们要走,赶紧擦了擦手,跑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翠妞!”

    赵景月还没走出院子,就被孙老太追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咋了?外婆你要跟我去县里玩不?”

    “不是,我去给你摘点菜带走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不用!阿奶也给我装了些……”

    孙老太一听这话,瞬间拉下了脸:“咋的?和阿奶亲一些,和外婆不亲?阿奶装的菜就要,外婆装的就不要?”

    这咋还吃起醋来了呢?

    她是想说马车都要塞不下了。

    “外婆,不是这个意思!”

    “不是就走,去地里给你摘点。”

    容不得赵景月反驳,孙老太就一手抓住赵景月,一手拽着上官瑞泽,两边胳膊这么一夹,夹着两人便往地里去了。

    赵景月又带了慢慢一马车回家了。

    回到家,赵年才也正好将孙老二接了回来。

    据说这打谷机已经运往都城了,贾大人上报的时候,除了讲述孙老二的功劳,还提了一嘴赵年才。

    赵年才这段时间可算是在昭明帝面前刷足了存在感。

    他就纳闷了,不应该喜欢揽功劳吗?怎么都往外推呢!

    “你还不识好!”贾大人嗔怪一嘴。

    “谢谢您嘞!”

    听贾大人说的话,昭明帝对这打谷机很是满意,毕竟民以食为天,打谷机算是节省了很大的人力。

    他特意命人将改良版的送去都城,就为了亲眼见证一番。

    “估计赏赐要等到将打谷机推往各地后才会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已经赏过了?”去年贾大人就亲自去赵家村送了一百两银子给他,还蹭了一顿饭。

    “不一样,那是农桑司赏的,这回是皇上赏的。”贾大人解释,“不过你们也被抱太大希望,可能会给你们的名头,银子少点,毕竟农桑司上下都参与了,都得打点,分下来就不多了。”

    赵年才刚拿了金条回来,他倒是不在乎这个能赏多少钱。

    孙老二在一旁一个劲点头。

    管他多少钱,有就行了!

    九月初五这日,乡试放榜。

    赵景月也想看热闹来着,但上官瑞泽告诉她,是在顺安府张榜,等她过去时,热闹都已经结束了。

    不如就在县城等着,今日讨论的话题肯定都是乡试结果,店里客人吃饭时,定会聊起。

    赵景月一想也是,她认识的人不过就是齐景辰和何友思,凑热闹也不过就是去看看这两个人能不能中举。

    她便一整日都在大堂里旁听客人聊天。

    聊得起劲儿时,她还会上去掺和一下。

    都是些老顾客了,和赵景月关系也算是不错,几人聊得忘乎所以。